預防 憂鬱症?
預防 焦慮、壓力演變成憂鬱症
這時「身體心理」都要同時照顧:
Schutte NS, Malouff JM. 在2013 年的相關研究提供「正念冥想」的科學支持,它可以提高酶活性,有助於緩解焦慮和延緩老化。
經由規律運動、專業心理諮商師有計劃的治療,及「正念減壓訓練」indfulness-Based Stress Reduction Training),來減輕壓力、減少孤獨感,同時還可以降低發炎症狀。有了正向的情緒,不論是提升生活的積極度或延緩老化都有幫助。
除了正向思考,專業心理醫師或心理諮商師針對已經深陷焦慮、憂鬱的患者,必要時提供藥物治療之外,大部分會進行以下的療法:
1.認知行為療法
改變思維和行為。幫助人們學習如何正確地處理焦慮和壓力,建立健康且積極的思維和行為模式。
2.身體活動
藉由運動等方式釋放身體中的多巴胺和「腦內啡」等神經遞質,減輕壓力和焦慮症狀,產生愉悅感。運動同時可以維持心血管健康、肌肉和骨骼健康等。對於思覺失調患者,身心科醫師有時也會應用「身體活動」或運動來平穩情緒與降低焦慮,透過成就感引導轉化負面思維。
3.放鬆練習
這些練習包括深呼吸、漸進性肌肉鬆弛等,可以幫助人們釋放壓力,並減輕焦慮和緊張感。
預防 焦慮、壓力演變成憂鬱症,這時「身體心理」都要同時照顧。
讓「心」健康
讓「心」健康:成功老化的典範。
成功老化的典範
已故的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,2022 年9 月8 日以96 歲高齡辭世,但過世前2 天接見新任首相特拉斯時,仍舊神采奕奕看不出病容,記憶力與精神狀態都很好。從她成功老化的典範,高齡照護專家們歸納出幾個面向: 一是遠離疾病與其造成的身心負擔,二是維持高度身心功能,三是積極投入生活,四是正向靈性。
-
女王在老年時仍保有良好的牙口狀態,騎馬、散步、遛狗讓自己保持固定運動量,最重要的是心理素質。伊莉莎白二世一生中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、新冠疫情、英國國家財政危機、各種國內外政治事件還有家族危機,她依然能扮演著英國社會及人心穩定的標竿力量。運動、信仰、積極投入生活,笑口常開而且保持跟上時代進步的脈動,塑造了成功老化的典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