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骨骼痠痛篇
「啊!脖子不能動了」, 「怎麼辦,我的手痛到舉不起來。晚上。根本無法入睡」, 「唉呀!腰痛到受不了」 您的生活中,是不是常常有這樣的大小痛?
「通則不痛、痛則不通」,源自《黃帝內經 素問 舉痛論》。二千年前古人智慧告訴我們,氣血不順就會痛,痛代表身體經絡骨骼肌肉、五臟六腑可能出狀況。現代人運動量、勞動力不足,飲食健康失衡、再加上3C 產品過度使用造成的天鵝頸、烏龜背,從肩頸、手、上下背到腰、腰到膝蓋都有不同種類的疼痛。台灣人最愛用貼布,根據健保署統計,健保門診一年開立超過7100多萬片的痠痛貼布,如果以一片10 公分的長度計算,可以繞台灣6 圈!這些還不包括坊間販售、民眾自行購買的痠痛貼布,從數字可以看見台灣人愛用痠痛貼布的程度。
但您知道嗎,痠痛是因為人的肌肉骨骼、神經、血管等系統中佈滿了各種神經末梢感受器,它是一個警訊系統,告訴我們身體某個部位出現毛病了。這些訊號常常是該痠痛部位的問題( 原位痛),但也有可能是來自身體內臟的反射訊息( 轉移痛 referredpain)。因此,這些疼痛可不能等閒視之,它往往代表身體某些部分出毛病了。現在就讓我們從頭到腳、從「小」到「老」,從肩頸痛、手肘腕痛、上下背痛、腰痛、膝蓋、核心肌群與肌少症,根據疼痛症狀與相應的疾病、解決之道與迷思的破除,由專業的判斷,帶您一一檢視身體的大小痛,抽絲剝繭找出病因。
長期慢跑、上下樓梯加速膝蓋老化?鐵腿仍想運動怎麼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