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 預防
早期預防失智症
1.及早了解失智症
- 提高對於失智症的正確認識,有助於早期診斷、減緩惡化。
2.主動預防失智
-
生活習慣與失智症的關聯性:不良的生活方式與失智症風險高度相關,應早日檢視並改善個人生活習慣。
-
預防失智從中壯年開始:與其惶惶終日,擔心日後失智風險,在中壯年時先盤點自己的生活型態是否健康,心智與生理健康要同步關照。
-
高危險群的應對策略:如果你是失智的高危險群,更需要積極改變生活方式,包括飲食、睡眠、三高管理還有多動腦,社交活動也很重要。
失智症可以治療嗎?
可逆的失智症 - 適當治療可治癒
- 其他因素導致之失智症:有些失智症是由特定原因所造成,治療後可恢復健康。
適當治療可治癒病因有
- 1. 營養失調:缺乏維他命B12、葉酸等營養素。
- 2.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:如梅毒、愛滋病等。
- 3. 顱內病灶:如常壓性水腦症、腦部腫瘤、腦部創傷等。
- 4. 中毒:藥物、酗酒等。
- 5. 新陳代謝異常:如甲狀腺功能低下、電解質不平衡等。
及早治療失智症
扭轉失智時鐘
- 一同打造友善環境與支持系統,建構一個將失智者與照顧者牢牢接住的安全防護網,讓他們不被經濟壓力、社會觀感與自我否定擊垮。 當社會氛圍學會與失智症共存、共好,我們就有機會減緩失智時鐘的速度。
1.台灣失智症的高昂成本
-
根據衛福部的資料,2015 年台灣失智症照護的醫療、非醫療及非正式照護成本總計2,097 億台幣。如果已達需要被照顧階段,每個月至少要3 到5 萬元照護費用,以一般病程8-10 年計算,保守估計總金額高達600 萬,這些還不包含其它的醫療花費。
2.失智症對小家庭的影響
-
在少子化的現代社會,不光是疾病本身,失智者照顧的心力與花費,有時會壓垮小家庭。
3.民眾對政府政策的期盼
-
民眾普遍希望政府政策能涵蓋「失智家庭照顧者的支持協助」、「大眾對失智症的認識及友善態度」、「失智症診斷、治療、照護」。
4.超前部署失智症預防的重要性
- 但是超前部署更重要,扭轉失智時鐘,要從預防做起。預防失智症需早期介入,推動預防策略能有效延緩發病並減輕未來的照顧與經濟負擔。
5.長照服務對失智者家庭的幫助
- 目前政府在長照制度部分,針對失智多半放在失能後的照護,除了長照計畫提供的喘息服務,社會上也有團體提供類似互助家庭(family of wisdom) 與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網絡等服務,協助照顧者喘息,同時也提供心理支持與經驗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