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 前兆?

  • 失智症前兆10大警訊

  • 失智症早期診斷不易,如果出現以下10 大警訊 ( 與過去日常能力相較退步或不一樣時),就要注意是否是失智症早期,宜盡速就診,千萬別諱疾忌醫,愈早介入,有助於延緩失智進程。

  • 1. 記憶力減退已影響生活。
  • 2. 規畫事務或解決問題出現困難。
  • 3.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。
  • 4. 對時間、地點感到混淆。
  • 5. 對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理解困難。
  • 6. 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。
  • 7. 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。
  • 8. 判斷力變差或減弱。
  • 9. 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。
  • 10. 情緒和個性的改變。
出現以下10 大警訊,就要注意是否是失智症早期。
  • 失智症10 大警訊:如果出現以下10 大警訊,就要注意是否是失智症早期,請及早就醫。

年輕型失智症?

1. 早期介入對高危險群的重要性

失智症好發於65 歲的長輩,隨著每5 歲的年齡增加,罹患風險與人口比例呈線性增長。預防勝於治療,早期介入對失智症高危險群的長輩更是重要。

2. 芬蘭預防失智的社區策略

在芬蘭的社區,高危險群的長輩接受飲食指導、運動處方、認知訓練與醫療諮詢,已證實能夠有效降低失智症與認知退化。

3. 高齡化社會的失智挑戰

失智症是全球走向高齡化社會必需面對的問題,北歐國家已透過社區,發展出一套「優雅老化」並減少失智風險的模式。只有正視失智時鐘正在加速,列為重要公衛政策之一,才能讓高齡化的台灣社會,不被逐年增加的失智症人口拖垮國家的未來競爭力。

失智症在65 歲以下發病者被歸類於年輕型失智症,按照推估,在台灣大約有1.2 萬人。雖然每個人退步速率不一,但是與老年型失智者相較,這些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急速下降,情緒也出現障礙。